咨询热线:400-028-5538

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路在何方?

作者:      更新:2013年01月28日

  • 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路在何方?

       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蔡克信

       北京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杨振之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兴办旅游节庆活动正成为一种时尚,且在节庆的名称上,前面总是冠之以“中国”“国际”等字样,如中国黄山国际登山节、舟山中国国际沙雕节、张家界国际森林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然而,什么是国际化旅游节庆,国际化旅游节庆有何特征等,却少有人思考。贴上“国际化”的标签就是国际化了吗?

       一、解读国际化旅游节庆

       国际化的旅游节庆活动应该是多方面的标准,而并非仅停留在其名称上的“国际化”。事实上,即使许多国外知名的国际化节庆活动,在名称上也是以当地的地名命名,而没有国际等字样。

       通过对国外知名旅游节庆的分析与归纳,笔者以为国际化的旅游节庆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旅游节庆活动参与者的国际化。国际化的旅游节庆活动应该是一次国际性的盛宴,首先表现在活动的参与者上应该是国际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肤色和语言的参与者齐聚一堂,共同狂欢,而不再是本地居民的自娱自乐。同时,这也是国际化旅游节庆的重要外在表现。

       (2)旅游节庆活动影响的国际化。国际化的旅游节庆活动,其影响力应超过其所在区域与国家,辐射到周边的国家与地区,甚至会吸引全球的眼光。旅游节庆事件已经成为所在区域的一张旅游名片,一件标志性旅游活动,成为吸引游客最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如7月的西班牙游客,可能更多的是想欣赏其奔牛的狂欢。

       (3)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城市的国际化。这里所指的国际化都市并非为人口规模的庞大,城市区域面积的广阔,而是其开放程度的国际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国际化。众多国内外游客同时间涌入旅游节庆举办地,对当地的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需要拥有足够的接待设施,便捷的交通体系等保障旅游节庆的举办,当地政府还需要预防火灾、交通事故以及毒品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国内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基本具备举办国际化旅游节庆的条件。

       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国际化旅游节庆活动。而目前国内多数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并无国际性可言,空有“国际”之名,却无国际之实。“国际”只是节庆主办者为宣传造势,吸引眼球而进行的炒作而已。因此,国内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国际化的节庆相比还相差甚远,要达到国际化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旅游节庆的“本土化”VS“国际化”?

       旅游节庆活动发展是本土化还是国际化,是节庆主办者需要明白的一个问题。从国外成功节庆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经历了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如西班牙潘普罗纳奔牛节自1591年初创起一直都是当地的地区性节日。海明威于1926年发表的小说《太阳同样升起》(西班牙文版名为《节日》)中描写了节日中城市自由奔放的狂欢场面,随着海明威在文学上的成功及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使奔牛节迅速发展,并升级为国际性节庆。

       然而,国际化是否就应该成为我国当前成千上万节庆活动的最高目标?笔者以为并非如此。国际化是本土化节庆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国内在举办节庆活动时,就将其定位为国际性节庆,无论是从国内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举办节庆活动的专业水平来说,都相差甚远。这不能说是举办者好高骛远,但至少是过于急功近利,远未考虑到当前的国内实际情况。同时,国际化的旅游节庆通常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与文化积淀过程。

       因此,国际化是本土化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节庆活动都可发展为国际化旅游节庆活动。将国际化作为节庆举办的最高目标未尝不可,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只有经得起市场的淘汰和时间的洗礼的少数节庆,最终才能发展为国际化的节庆,有些则继续为小区域内的节庆活动,更多的则走向消亡。因此,当前旅游节庆的举办者应多做实事,办活节庆,办好节庆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盲目的攀比邀请到的嘉宾规格、节庆名称的吸引人等。

       三、旅游节庆的国际化之路

       纵观国外成功节庆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的旅游节庆活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旅游节庆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这里的制度化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主办者的制度化,即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应明确各自在节庆活动中的角色与位置,并固定化形成制度,使旅游节庆不会因为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等领导人的换届而暂停举办或取消。从国外诸多国际化的节庆来看,通常政府为节庆活动的服务者角色,民间组织为活动的主办者,企事业单位为活动的赞助者,而人民群众为最广泛的参与者;其次,是节庆活动管理的制度化,即建立科学明确的投入、产出评估体系,对每年的节庆活动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估,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最后,节庆举办的时间与地点固定化,时间与地点的固定一方面便于活动的组织、策划与管理,另一方面更易在游客心中形成品牌。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一座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建成,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固定举办场所。国内较早的青岛国际啤酒节也于1994年建成占地35公顷的青岛国际啤酒城,成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永久性场所。

       (2)民族文化是灵魂。我国地域广阔,从南至北,由东到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等都差异很大,另外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使中国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国外的普通人民群众对中国及其文化了解甚少。因此,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对国外游客最具吸引力,旅游节庆活动只是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和演绎各地的特色文化。国外许多知名的旅游节庆从本土化发展到国际化同样证明了,只有是民族的,才能发展为世界的。如日本的樱花节,樱花为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精神的象征,有“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之说。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3)旅游节庆活动的参与化、体验化、多元化。广泛的民众参与是成功节庆举办的基础,而大量普通人民群众的参与要求节庆活动体验性强,互动性强,参与门槛低,使来自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在节庆活动的策划上可遵循“雅与俗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的原则。

       (4)旅游节庆氛围的营造。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其更大程度上消费的是节庆氛围,在这种不同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游客的情绪受到感染,并情不自禁的参与到节庆的活动中,自由的表达其感情。如西班牙的潘普罗纳奔牛节,通过奔牛、斗牛场前台的喧嚷、拉开节日序幕的花炮和《我好可怜》的结束曲对节日氛围进行营造,而法国尼斯的狂欢节则主要通过节日的盛装、彩车、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焰火等制造节日的喜庆。这和传统节日一样,通过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

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天筑来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来也文旅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王岗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公司地址

Add: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1204室
Tel:010-82624787
Email:lygf@venitour.com

成都公司地址

Add:四川省成都市科华中路139号科华天成25、26楼
Tel:028-86522387 / 85461103
Email:venitour@venitour.com
Email:veni@venitour.com(商务合作)

京ICP证000000号

网站设计:赛门仕博
顶部
028-8652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