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水布垭,点化大清江流域旅游开发
作者:杨振之 周 坤 更新:2013年07月31日
清江流域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山区,长江三峡风景区和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连接地带,是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风情区。清江流域是湖北省重点旅游开发区域之一,纯净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土家民俗风情是其主要的资源特色,但现实中资源优势却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流域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自发阶段,与周边景区相比有规模小、分散化、不均衡的特点。
一、“望、闻、问、切”,把脉清江流域旅游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1.资源雷同
清江流域的自然景观以喀斯特地貌类型为基础,沿江的利川、长阳、五峰、巴东等地资源类同;清江与长江三峡同处于中国第一、二级地形阶梯过渡的大巴山、武陵山余脉地带,与神农架、张家界属于同一个地理单元,气候、水文、地质、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具有很大的类似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旅游资源同质化。
2.形象遮蔽
在资源条件类似的情况下,谁先做出品牌谁就将赢得市场。清江流域周边的长江三峡、张家界、神农架等景区开发较早,山水观光、游船度假、森林探险类产品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类型,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对客源市场产生虹吸作用。清江事实上处于这些景区的形象遮蔽中,资源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市场认同。
3.区位劣势
流域内部没有大型中心城市,流域周边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游客游览集中于长阳、恩施等重点城镇和重点工程范围内。同时流域周围已经分布有张家界、神农架、长江三峡等著名观光景区,这些景区具有很强的品牌辐射力,容易造成“灯下黑”的局面。
4.品牌景区缺乏
流域内不同行政地区独自经营、各自为战,缺乏统筹安排,资金投入分散,不能集中资源创名牌、搞精品。流域内部旅游业没有品牌景区的支撑,导致公众对这一区域旅游形象模糊,影响游客的识别和认知,不利于游客决策。
二、清江流域旅游业开发的“处方药”
1.错位发展
错位发展战略是清江流域摆脱自身疾困,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关键。流域旅游业开发应尽量避免与周边景区走相同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充分开发和利用原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土家民俗风情资源,将流域整体形象定位为“中国土家民俗风情长廊,华中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与周边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反差。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周边知名景区的形象遮蔽,与三峡、张家界等地优势互补,分流辐射客源,形成叠加效应。
2.构筑“旅游城镇立体空间”,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打破行政区划,构建以“一轴两心四点”为骨架的旅游城镇立体空间。即围绕清江轴线,集中精力打造宜昌、恩施两个中心城市,利川、巴东、长阳、来凤四个节点县市。强化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以及向清江中上游、中下游输送游客的中转功能;完善四个节点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吸引过境游客和向周边景区发送游客的能力。中心城市与节点县市对内彼此呼应、形成联动,对外则组成紧密的联合体。
3.景区品牌化
清江流域作为湖北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亟需品牌景区建设。流域应着力打造几个具代表性的名牌景区,形成几个国际、国内精品名牌产品,鼓励有实力的景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名牌景区明确传达大清江流域的旅游形象,抢占华中地区生态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观光体验的品牌高地,使品牌化过程成为流域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
4.打好文化牌
文化吸引力在旅游产品吸引力中居于重要地位。清江流域是古巴人和土家族的母亲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古巴人文化和土家文化内涵,从景观设计、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商品开发等不同角度展示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打造“土家族源,歌舞清江”旅游文化品牌,把文化融入到山水景观和度假产品中去。这样不但山水有了灵魂,对土家族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保护。
三、小镇水布垭,能否点化大清江流域的旅游开发?
水布垭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南部,清江中游,东距宜昌市120KM,西距恩施州117KM,地理位置恰好处于神农架、长江三峡和张家界旅游区的中心连接带。正在规划开发的清江水布垭景区,资源构成和市场环境在清江流域具有代表性,其规划思路对清江旅游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打破传统观点,重新审视水布垭的资源特色
水布垭的旅游资源有着清江流域的资源底色,以原汁原味的纯净本色为特点,涵盖多种资源类别。一般认为水布垭处于长江三峡和张家界等目的地中间连接位置,凭借自身资源开发观光类产品可分流或截流辐射游客。
然而站在中尺度或者大尺度空间上考虑,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流域内部还是外部,水布垭的观光资源都不具垄断性。例如清江峡谷观光与长江三峡旅游产品类似,但两者在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上存在较大差距;水布垭大坝从科技角度上讲是面板堆石类世界第一高坝,吸引力却很难与具有国家营销背景的三峡大坝、葛洲坝等世界著名大坝相比;张家界和神农架景区的山水观光、森林探险类旅游产品已经形成市场认同,具有强大的品牌感召力。这些景区对水布垭观光旅游的形象遮蔽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就不宜再去过高评价景区山水的观光特质,景区产品和形象定位需要另辟蹊径。
2.生态休闲度假,为清江流域旅游开发“引药归经”
综合考虑市场供需状况、目的地资源特点和流域总体布局,我们确定水布垭景区易转化成拳头产品的资源有三个:原生态环境,养生温泉,巴土文化。三类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清江流域乃至整个华中地区都是垄断性的,以此为基础确立景区的整体形象和产品亮点就很容易从周边景区的形象遮蔽中突围。
因此,水布垭宜构建以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以山水观光、巴土文化寻根、地质科考、风情体验为主题的产品体系;打造原生态山水休闲度假目的地品牌形象,实施“观光聚人气,度假创效益,文化打品牌”的发展策略,以4000年巴国故都、早期巴文化遗址夷城为载体,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与特色化,最终目标把水布垭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我们相信随着水布垭景区规划开发的逐步深入,其规划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创新理念和后继市场效应必将为清江流域旅游开发注入新活力,成为推进清江流域旅游业大发展的点化之笔!
北京公司地址
Add: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1204室
Tel:010-82624787
Email:lygf@venitour.com
成都公司地址
Add:四川省成都市科华中路139号科华天成25、26楼
Tel:028-86522387 / 85461103
Email:venitour@venitour.com
Email:veni@venitour.com(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