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主题为“价值重现”的第四届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屯堡论坛”暨纪念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建会二十周年系列活动在贵州安顺如期举办。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世界研学旅游组织WRTO执行主席,来也股份创始人杨振之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与来自国内外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此次活动由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指导,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委员会主办,安顺市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省傩戏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于8月3日上午拉开帷幕。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首先致贺辞,他对论坛的持续举办表示高度肯定,并寄望于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通过视频致贺辞
随后,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伟谊致欢迎辞,热情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介绍了贵州省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伟谊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励小捷,广州南沙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南沙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罗建中,以及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副会长王兴田也分别致辞,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励小捷
广州南沙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南沙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罗建中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副会长王兴田
开幕式后,接着进行了专家主题报告分享、嘉宾对话自由论坛,专家们就屯堡独特的遗产价值、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此外,还有屯堡工作营开营、参观考察云山屯等系列活动。
在屯堡文化博物馆“屯堡论坛—价值重现”论坛上,7位专家作主题分享发言,包括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WRTO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杨振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沈阳、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文化复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林林、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贵州土木工程学会城乡遗产保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承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贵州傩戏堂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越剑、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日兴设计主持,总建筑师,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总召集人王兴田、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资深合伙人,上海公司总裁,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理事刘纲、墨泰建筑主持建筑师,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常务理事沈驰,共同探讨遗产保护及遗产价值重现的方法、路径。
杨振之教授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其中,杨振之教授以《公众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共创》为题,深度分析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与困境,解读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并结合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扶贫和凉山州西昌市大石板村延续古村文化遗产等的来也股份实践案例,探讨分享公众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共创的路径与模式。
发言内容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共创
演讲人:杨振之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研学旅游组织(WRTO)执行主席
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层摞与活化,每一个时代都在创造每一个时代的遗产,这就是文化遗产的层摞性。
将文化遗产再现,并不是要去重复过去,相反是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基于现时使用的活化才是遗产的价值所在。探索更积极的活化利用方式,是实现遗产有续利用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加遗产层摞性的积极路径。
#壹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
趋势与困境
对遗产价值认知的转变
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
从“单体保护”到“价值共享” |
对遗产价值认同的转变
从“精英决策”到“大众价值认同” |
从“静态保护”到“与遗产互动” |
我国公民参与遗产保护的困境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的缺位或错位。社会民众在遗产保护事务中发生了缺位现象,且本来的保护者在实际上却变成了遗产最直接的破坏者,遗产保护丧失了最根本的依靠力量。
村民参与出现瓶颈
一是许多村民尚未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二是缺乏参与保护的行动能力;三是缺乏参与保护行动的渠道和机会;四是参与积极性不高,专业技能匮乏。
民间组织力量发挥不足
从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的经验来看,民间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我国民间保护力量仍在成长中。
#贰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
一、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特点
传统村落是一个“活态有机整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发展应做到三方面的要求,保证其完整性、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一)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共生体。
(二)传统村落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具有完整的互动关系。生产生活单元具有的整体性价值。
(三)传统村落是城市人“乡愁记忆”的承载地。
二、公众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核心问题
现有的遗产保护过多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忽视了对于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而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人,政府本身无法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就失去了其应有之意。
因此,公众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
#叁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价值共创的案例实践
主旨演讲中,杨振之教授分享了两个案例,分别为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和凉山州西昌市大石板村,来也股份均为这两地的产业活力及文化振兴献智献策。
今年4月,这两个案例上榜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来也股份实践案例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
旅游扶贫带动村落价值共创
十八洞村是藏于湘西偏僻山谷中的苗族贫困村,全村贫困人口占比达56.76%。2015年末,来也股份接受原国家旅游局、国家扶贫办委托,对十八洞村开展持续3年的旅游精准扶贫全过程智力帮扶。
十八洞村梨子寨效果图
期间,项目组以“社区参与”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对“怎么扶”“谁来扶”“持续扶”“个性扶”等系列环节的机制建设作为工作抓手。
① 解决“扶持谁”
——精准了解贫困对象,建立一户一台账
精准扶贫旅游规划首先需要精准了解贫困对象。对于这一点,项目组对每户贫困户入户进行摸底,对每户的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致贫原因进行询问,现场勘察每户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包括房屋建设时间、完好度、面积、院落空间、位置条件等,为全村136户贫困户建立一户一台账的旅游扶贫档案。
② 解决“怎么扶”
——精准确认各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
主要对每户贫困户在特色商品开发、农业与养殖业传统农产品、旅游服务观念与服务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以预测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经营的方向。
十八洞村鸟瞰
③ 解决“谁来扶”
——明确贫困户参与旅游的方式与模式
旨在结合扶贫档案精准落实到每一户。根据贫困户的住房面积、院落规模、位置条件,能力条件以及家庭劳动力的数量,明确不同的贫困户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包括自主经营民居住宿;出租房屋获取租金;自主经营餐饮;发展农业种养殖业;经营手工艺品;经营商品;到集体企业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获取集体收益的补助等。
最终,十八洞村136户中通过直接经营或就业参与旅游发展脱贫的户数为107户,8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脱贫,剩下22户通过集体收益兜底保障脱贫。
④ 解决“持续扶”
——保证贫困户社区参与旅游获益,且持续获益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设施、景观特色与新增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特色资源的持续吸引力,例如民居建筑在外观不改变的前提下,打造内部特色环境。
在旅游规划的同时保护村生态绿色农业、养殖业的发展空间,鼓励村民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立村级生态农产品品牌,增加旅游者的现场农产品消费,也要加强村集体旅游资源的集体组织开发等。
⑤ 解决“个性扶”
——因地制宜规划设计旅游业态生产背景与空间
因地制宜地多元化改造与建设贫困户的住房与前庭后院。结合村寨的特色进行不同村寨住房的花木、果蔬、标识符号等的规划设计,每户结合贫困户主人的文化背景与偏好进行规划设计,以丰富乡村多元化的产品,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性。
同时对贫困村的厕所与排污设施的干净与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村的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十八洞村小张家界效果图
来也股份持续三年的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果。136户533名贫困人口于2017年2月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28元;形成了“一带四”产业格局,即以乡村旅游业为核心动力,带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艺加工业、劳务输出业;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样板,同名电影热映。
凉山州西昌市大石板村
延续古村文化遗产体系
2021年,随着一期基础设施与风貌改造示范工程落成,大石板村成为凉山州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将大石板村二期项目列为西昌市重点工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古村持续的产业活力与文化振兴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性项目,由众欣文旅投建运营,来也团队全程助力提供智力支持,以“1个古村落”“1片田园”“1个基地(三期)”为规划对象,以“邛海田园、古道人家”为底蕴,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理念,融合度假、研学、运动三大核心关联产业构建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度假集群。
聚焦大石板村,来也股份项目组重点做了四件事。
找准古村文化坐标 |
挖掘空间历史信息 |
盘点评估存量资产 |
延续古村遗产体系 |
一、确定古村文化坐标
明确“文化营村”的总战略和“茶马古道上的老渔村”这一文化坐标,确定了四大核心文化形态,包括茶马古道文化、村寨文化、渔村文化、庙宇文化。
二、挖掘空间历史信息
通过挖掘发现,大石板村承载着完整的村落文化遗产体系,这是古村落发展的精神内核,但现多数文化遗存不足,目前仅灵鹰寺、五省会馆、川祖庙、古树古井古碑几个文化点的历史信息保留相对完整,更应重视并推进古村文化振兴工程,传承古村文化魅力。
三、评估空间场地和存量资产
空间场地:三阶台地,疏密有致
存量资产:对古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了摸排梳理,结合业态植入实现产业化盘活利用,赋予闲置资产新价值,并建议通过筛选原则进行资产收储。
四、古村遗产化思维
旨在通过传承与创新结合,变“遗失的文化”为“古村新遗产” ,延续古村文化遗产体系,实现古村可持续价值释放。
(一)使空间有记忆
梳理村落历史信息节点,识别遗产空间,通过重建或景观标识方式进行恢复醒示空间场景记忆。
古村记忆之“茶马古道上的老渔村”:结合茶马文化和渔村文化,利用坝子空间,配置简易桌椅、茶铺、幌子、灯笼、鱼市景观等设施。
规划效果图
古村记忆之“消失的寨门”:围绕古道商贸文化,复建寨门、拴马点、戏台、米市等精神空间,再现古村寨文化以及古道商人过境歇脚的场景空间,整体彰显古意生活的意境。
规划效果图
古村记忆之“五省会馆”:采用传统工艺修复历史建筑,保留参天黄葛树,再现议事堂、古戏台场景改造利用旁边收储资产,打造喝茶休闲、茶文化展示、精品茶品糕点文创展销、文化表演等休闲空间。
规划效果图
(二)使街巷有生活
通过梳理空间肌理,延续街巷历史地名和信息,同时结合文化题材整体形成“三街十巷”空间格局,贯通古村街巷网络营建古村生活的空间载体。并利用街巷空间,梳理、保留、创造一批乡村公共空间节点与景观意象,保留场景记忆,丰富公共生活,营造主客共享的休闲生活氛围。
(三)使风貌有层次
在延续一期建筑风貌的同时做减法,划分重点区与协调区,分别基于“营造连续协调的街区风貌”和“重点解决整洁性、协调性,突出村落原真美”的原则,形成统一中有变化、视觉上有层次的古村风貌。同时简化墙面繁琐木构,用材料与装饰丰富墙面;摒弃千篇一律,通过对在地文化的设计演绎营造统一又富有变化的建筑风貌等。
传统民居改造效果图
(四)使业态有引领
通过优质存量空间做新型标杆业态,让业态本身成为吸引物,以精品业态引领村落多元业态高质量集群生长。
(五)使模式有创新
此项规划作为平衡落实企业方与政府方的沟通桥梁,提出“三位一体”共建邛海乡村的振兴新模式,梳理出了一套能兼顾解决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等各方利益的模式方案,获得政府方及企业方高度认可,并在后续建筑景观方案设计中充分延续,快速进入实施阶段并落地呈现。
项目整体提升改造了约10公里乡村道路、55栋民宅风貌、100余亩花海景观及道路沿线绿化、鹅掌河3万平米景观带及网红鹊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三街十巷”景观村巷肌理基本贯通。同时,古村内已建成2.5万平米商业总体出租率超90%,品牌业态悉数引驻到位,古村文化生活与精神面貌煥发新颜。